前言
南方和北方的冬天,誰更冷,這個話題已經有很多的討論了,看到一句話“北方是干冷,是物理攻擊,多穿一點就行了;南方是濕冷,是魔法攻擊,穿再多都沒用?!毙r候一直生活在南方,那時候冬天也有零下,不過平均溫度都是在零上的,當時每天早起讀書是一種折磨,那時候保暖基本靠抖,不過那時候想想,北方還是零下十幾度,他們更難熬啊。然后…………我到北方讀書了,然后,我們宿舍是暖氣的頂層,宿舍的暖氣總管直徑都是超過20公分的,然后,冬天我們都是開著窗戶睡覺的……
等習慣了北方的冬天,再回到南方,冬天就真的是一種折磨了,畢竟小時候安慰自己的北方冬天更難過的借口都沒了,身體和精神都更冷了。所以,在裝修房子的時候,堅定不移的選了裝暖氣?。?!整個裝修過程我都在地方論壇寫了日記,這里單獨把暖氣拿出來分享下。
地暖or暖氣片
首先,選擇裝地暖還是暖氣片。
這個也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地方??戳搜b修論壇的很多帖子,地暖肯定舒適程度比暖氣片好一些,費用上兩者差不多,主要是有以下幾點:首先地暖會占用大約10cm層高的。其次,在北方生活時,一直是暖氣片,用起來也還好,而且我們常常會用暖氣片烤衣服……還有,看了一些暖氣片的圖片,感覺還可以做得比較好看。而且感覺地暖如果壞了,維修起來很麻煩。所以最初是打算做暖氣片的,但是去了幾家暖氣公司,毛坯房大家基本都推薦地暖,一個是舒適,另外其實地暖更不容易壞,因為一個回路就是一整根水管,中間是沒有接頭的。還有一個就是當時犯了選擇綜合征,地板不知道選啥,最終決定都選瓷磚了,所以安裝地暖導熱性能更好。
鍋爐還是想選進口的,當時就威能和菲斯曼的比較多,后來找了一家專門做菲斯曼鍋爐的。
地暖是在水電施工完成后再開始了,提前要和地暖公司,裝修公司一起確定好接口。等水電做好后,衛(wèi)生間防水完成測試了,就可以讓地暖公司進場了。
材料曬單
先曬一下材料進場!分別是信號線管,墻角保溫板,地面保溫板,地暖水管,燃氣管路。
信號線管
墻角保溫板
保溫板
地暖管路
燃氣管路
燃氣管路
安裝過程
在鋪設前,要保證地面是平的,因為接下來就是鋪設保溫板,和反射膜。
然后是預埋線管,安裝分集水器(就是把鍋爐的熱水分成多個回路,輸送到不同的房間,可以實現(xiàn)分室控溫)。
接下來就是鋪設保溫板了,這個就是為了防止你為樓下做頂暖了,保證大部分的熱量是在你家里的。
記得沿著墻有一圈黑色的保溫板,這個也是很重要的隔熱用的,防止熱量損失。
然后是在保溫板上鋪設反射膜,主要是進一步保證熱量向上。同時上面會鋪設鋼絲網,以便固定后面安裝的暖氣水管。
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安裝回路了,一定要記住,每個回路是一條完整的水管,不然,到時候接口漏了,就杯具了。
專業(yè)的工具:盤管器……
一個回路的起始點是分集水器,終點也是這里,保證是一條完整的水管。這里的水管密度很大,最好做一下保溫。
鍋爐的燃氣管路要預留好,到時候直接安裝。
然后管路要加上水,保持4公斤的壓力,以判斷管路是否完好!
安裝好的管路:
保證管路沒有問題后,就是找平了,即用水泥將所有的管路埋好,以后的裝修都是在這層水泥之上進行了,一定要保證水泥覆蓋了所有的管路,不然后續(xù)裝修可能會把水管弄破,那時候只能哭了。而且找平中要用到大量的水泥,沙,還有導熱良好的豆石,這些材料進來都要鋪上木板,防止水管被壓壞。
好了,接下來就是裝修其它的了。當你的櫥柜都安裝的差不多了,就可以安裝鍋爐了。
鍋爐里面的循環(huán)水泵。
脫掉衣服的鍋爐
溫控面板
電磁閥,根據(jù)溫控面板自動調節(jié)進水量。
安裝好的鍋爐。有接口的地方都有橡皮圈和金屬卡箍,有洞的地方都有橡皮罩。
完成測試
接下來就是開通燃氣,進行測試了!初始溫度7度左右,設定溫度22。煤氣讀數(shù)為0。
晚上10點,地暖運行9個小時,室內溫度15.7,水溫58。煤氣表走了20個了。
運行整24小時,房間溫度分別到達了22,21,20,19,19,符合預期,而且時間比較短,遠低于我想的3天。然后看了下燃氣表,46個……第一次燒,有準備了。
接下來測試節(jié)能模式,自動設定的是15度,再看看天然氣消耗怎么樣。
節(jié)能模式24小時,煤氣消耗2個,室溫15度,不錯。
節(jié)能模式第二天,今天應該是正常節(jié)能模式一天的耗氣量的真實值,昨天的應該是高溫降下來,所以耗氣量少。今天運行24小時,室溫維持15度,耗氣量9個,不錯。
總結
裝了地暖,會舒適很多,特別某年冬天,南京到了零下10度,很多水管都凍爆了,我家一點事都沒有。地暖第一次燒比較費氣,后期不要關掉,人不在就維持一個低溫15度,回家后就設置到18度,天冷的情況下每天大約消耗15個氣,每月大概是1000元煤氣費??傊?,在南方,建議還是安裝暖氣,讓自己過得舒服一些吧!